800小说网 > 草原人文集 > 康熙皇帝科尔沁草原行

康熙皇帝科尔沁草原行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草原人文集 !

    一千年前不知具体的年月,科尔沁草原上就有了契丹风土歌:契丹家住云沙中,嗜车如水马如龙。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辽代(西拉木伦河与西辽河,辽代统称潢水。)这是一首科尔沁草原历代相传的契丹风土歌,到了大清国,这首歌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唱了。契丹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和清王朝的政治婚姻,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又一次的走向了自己的辉煌。

    清朝入关后经历了十三位皇帝,其中有三位来过科尔沁草原。他们是康熙乾隆和傅仪。不过,这情景可大不一样。康熙和乾隆是来巡幸的。康熙帝第一次来科尔沁时带来七个皇子,二万多人的随从,真可谓队伍浩大,皇威浩荡,可是我们满洲的末代皇帝傅仪就不一样了1945年8月他作为苏军的战俘,在押往苏联的途中路经通辽的,来去凄惨狼狈之状后人尽知。

    在自己统治的国土上四方巡游对于帝王来说是再容易的不过了。康熙帝可不仅仅是游山玩水那样简单,康熙帝具有稽查地方,了解民情,安抚百姓,处理政务,视察边防的政治目的和祭祖,省亲,用展孝思的性质,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走出宫苑四处巡幸二百余次。仅到东部内蒙古科尔沁部巡幸就三次。

    科尔沁部的左翼中旗是他祖母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孝端文皇后哲哲的故乡。

    科尔沁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生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

    年)。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哈撒尔以“神箭”著称“勇力善射”、“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说。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哈布图?哈撒尔,即射箭好手哈撒尔。

    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蒙古高原的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即今鄂嫩河)畔聚会,铁木真被一致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了蒙古史上的新纪元。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在其帐殿周围设立一支卫队,哈撒尔为兀勒都赤(指挥者),负责斡耳朵(大汗营帐)的警卫和监督的重任,成为大汗的佩刀保卫者、勇猛的扈从、得力的助手。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加强和扩大“怯薜”制度,扩编带弓箭的“豁儿臣”即科尔沁护卫军。“科尔沁”一词源于鲜卑语,意为带弓箭的侍卫。科尔沁军事机构为“怯薜”执事之一,从各“千户”、“万户”中精选年轻力壮、武术高强、箭法出众者组成二千人的“科尔沁”连同“各千户内选拣得宿卫八千人”共同组成一万人的亲军。科尔沁这个军事机构,平时是负责护卫“帅帐”的卫队,战时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到了15世纪初“科尔沁”由军事机构的名称演变成哈撒尔后裔所属各部的泛称,成了著名的科尔沁部。

    康熙到这里来体现了他对祖母的思念和尊崇。康熙第一次到科尔沁草原来是在康熙37年(1698年)。这是他三度亲征葛尔丹后,想把胜利的喜讯告诉祖母家乡的臣民,同时褒奖科尔沁在评定葛尔丹叛乱中建立的卓越功绩。这年的七月二十九日,由一百二十辆大车,两万余人组成的康熙巡幸队伍浩浩荡荡的由北京起驾,经密云县,从北古口过长城,在经过敖汉部,奈曼部,扎鲁特部(今开鲁县东部)是康熙未作长时间的停留,直奔科尔沁部而来,八月的科尔沁草原,花香四溢,美景醉人。不知是康熙陶醉于科尔沁草原的美景流连忘返?还是他孝敬祖母庄文皇后布木布泰的一种感情表达?抑或对屡建战功的科尔沁蒙古族的特殊奖赏?或者是取得粉碎葛尔丹分裂祖国重大胜利的一种庆功方式?他这次以呆久是四十多天。在康熙一生的巡幸中,一个地方停留这么长时间是不多见的。

    康熙这次来带有认祖的性质。他带来的七个儿子是;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我,皇十三子胤祥,康熙告诉儿子们,他们身上都流着科尔沁蒙古的血液。清皇室和科尔沁蒙古王公世修秦晋,永结国姻。这是太祖努尔哈赤定下的国策,仅皇太极和福临两在科尔沁左翼中旗莽古斯家族中就娶走四位姑娘坐皇后(包括庄文皇后),科尔沁蒙古是清廷用血缘和情感建造的屏藩鎙漠的长城。葛尔丹叛乱时,康熙秘密命令科尔沁部佯作内应,诱其南下,在召多莫战役中,葛尔丹几十万人被歼,元气大伤,科尔沁部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有一个传说,说当年康熙表彰有功的蒙古王公,对他们惊醒了嘉奖,嘉奖给每一个有功的蒙古王公大量的土地,科尔沁草原的土地太广阔了,一时间很难测量出来,康熙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蒙古王公骑在马上,自己在马的屁股上狠狠的打上一马鞭子,马跑到那里停下,那里就是王公的嘉奖的土地。

    有一个王公很有心眼,马跑的快要停下的时候,他就用脚磕了一下马的肚子,马又继续跑了好几十里地。这位王公就是我们科左中旗的王爷,所以我们科左中旗的土地要比其他的旗县的土地面积要大得多了。

    康熙知道了这件事,其他的蒙古王公多笑话这位王公,但是康熙却借题发挥大大的赞扬了科左中旗的王爷,声称科左中旗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应该得到这样多的土地的,这些土地是那些死去的蒙古人用鲜血换来的。

    大家后来才知道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土地面积大的原因,一里地是用马鞭子丈量出来的。这一马鞭子马跑出去多远就丈量多少土地,地方大得很了。

    八月的科尔沁草原上,人欢马叫。按照老规矩康熙在这里以皇帝的身份与蒙古人组织了“围猎习武”

    大家知道,清王朝在入主中原前基本上是一个游牧民族,善骑射,靠武备开国。当年的清军是一只训练有素,骑射娴熟,威力强大的铁流劲旅。

    清军入关确立了全国的统治地位以后。满洲的八旗贵族袭封爵位,统军议政,担任要职。岁领厚禄,随着环境的变迁,宗室开始出现武备松弛,尊荣显贵的苗头。八旗官兵在平“三藩”和葛尔丹叛乱的战斗中,战斗力大不如从前,康熙看的非常清楚,他把七个皇子带到科尔沁草原来。

    康熙爷“围猎习武”绝不是游玩取乐。其实际是检阅边疆武备部队素质的政治意义和对皇子进行警示教育的政治目的。在这次习武中,康熙和诸皇子及科尔沁王公一起进行了骑马射箭表演,对马步射俱优的给与奖励。

    当时正值中秋,是捕鹿的最好的季节。康熙带领捕鹿的亲随侍卫,黎明前隐迹于山林之中,头戴制作的惟妙惟肖的鹿头,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呦,消停枪声一响,鹿应声道地,这只不过是围猎的一个小的镜头。围猎的场面相当壮观,声势浩大,旌旗猎猎,第三代达尔汗亲王班第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他的那张弓大得惊人,没有百八十斤的力量是拉不开的。他一箭射中鹿的左眼睛,箭尖从右眼射出来。康熙爷的俄人送的火枪也没有达尔汗亲王班第手里的大弓好使。

    达尔汗亲王班第在这次涉猎中获得了康熙的奖励的金币,康熙在这次涉猎中兴致极高。

    在科尔沁草原围猎时康熙即兴赋诗一首,塞外偶遇晓雾迷前岭,蒙茸露未唏。林中呼鹿罢,山下射熊归。水绕周庐曲,高原众幕围。时平疆域远,万里尽庭扉。

    八月十五中秋节,康熙龙颜大悦,在科尔沁草原起帐幕犒赏为大清国,立下汉马功劳的科尔沁蒙古王公。康熙用诗记下了当时的场景。口述中秋荒塞天低夜有霜,一轮明月照苍凉。不贪玉宇琼楼看,独在遐里外疆。与科尔沁蒙古宴大野支黄惟,长筵籍软沙。恩膏宣塞下,部落列山阿。法酒沾人醉,椎牛众多。提携皆妇稚,千帐动欢歌。

    欢宴期间,还举行了诈马(速度赛马)什榜(演奏蒙古音乐),布库(摔跤比赛),四项娱乐活动。二万人的宴会,在当时的科尔沁草原上是盛况空前的,这次宴会,除科尔沁的王公接受宴请外,还有奈曼,扎鲁特,敖汉等部落的蒙古王公也被请来了一些。这是一场政治的宴会,因为当时的俄国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康熙通过宴请来笼络蒙古族王公的感情,加强边疆防御,布置防俄措施。后来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每年的八月左右都要举行盛况空前的那达慕大会。

    九月初一,康熙在克尔苏驻跸,他亲自到舅爷(孝庄文皇后的哥哥科尔沁第一代达尔汗亲王满珠习礼)的墓前祭奠。九月三日康熙来到科尔沁左翼中旗呼和格日乐嘎查(今天额伦索克苏木)看望纯禧公主和额附般吉。康熙驻跸在公主府,并赐予纯禧公主和额附般吉白金绸缎。

    九月十日康熙离开科尔沁草原,来到吉林。九月二十九日驾临盛京(今天沈阳)十月十日返回北京。这次出巡共七十六天,在科尔沁草原康熙就呆了四十多天。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月康熙的从弟弟恭亲王常宁的长女纯禧公主嫁给内大臣蒙古都统,前锋统领平定北方的大将军,功名赫赫的朝廷重臣,科尔沁台吉般迪为妻。纯禧是康熙在宫中养大的深受康熙的喜爱

    纯禧公主府是清廷拨专银修建公主府的,四进三组院落,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正门七间,正殿七间寝殿七间。缮房八间,正殿寝殿东西两侧都有陪殿,殿与陪殿由回廊连接,浑然一体,整个王府气势宏伟,挺拔秀丽,雕镂精细,装饰华贵。这样的王府在内蒙古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得,也生动的体现了康熙对下嫁到科尔沁的公主和额附的厚爱。

    康熙第二次巡幸科尔沁草是康熙四十年(1701年)七月初二,也就是三年后来的。他在科尔沁左翼中旗额日昆都仑河(现在霍林河市境内)驻跸,他的姐姐固伦端敏公主和姐父班第(第三代达尔汗亲王)在额日昆都仑河和鄂伦哈达河畔宴请康熙皇帝。

    康熙的姐姐固伦端敏公主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从兄简亲王济度的次女,顺治十年六月出生,康熙九年(1670年)嫁给班第。

    班第在诸位蒙古子弟中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了,1698年三月班第率领哲里木盟十旗的一万蒙古骑兵参加了围剿葛尔丹的战斗,在巴尔岱哈山的战斗中,机警过人的班第诱敌深入,赢得了战机,而且排兵布阵机智灵活有勇有谋受到了御驾亲征的康熙皇帝的赞赏。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二月,康熙皇帝第三次巡幸科尔沁草原,冬季的幸科尔沁草原,山蛇银舞,莽莽苍苍,放眼辽阔的牧场,目睹忠心耿耿前来护驾的科尔沁蒙古王公,康熙深感这道“情感长城:比以往历代统治者用石头垒起来的长城要坚固的多。婚姻好巩固了盟好,通过长时间的大范围的联姻,科尔沁蒙古王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在血统上,心里上都与满洲贵族建立了牢固的依从关系。这绵延万里的北部边陲,有科尔沁蒙古驻牧,屏藩朔漠,是大清王朝的最安全的屏障。康熙驻跸韩家庄时再次召见了达尔汗王班第,康熙无不自豪的说,本朝不设边防,蒙古部落为屏藩耳。在这次召见中康熙赏给班第一些银两和马鞍,寓意守好边关。就在这一年,康熙拨款修建了玛拉沁的慧风寺(今天额伦索克苏木),并且御赐大钟一个白银万两。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班第病故,康熙亲赐祭文,并派官员到达尔汗王府吊唁。

    乾隆皇帝来到科尔沁草原,但没有记载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大家只是知道他到沈阳的时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时随行的是大学士纪晓岚,乾隆和纪晓岚来到现在的皇姑屯附近,乾隆见到一位妇女牵着毛驴走,就觉得很奇怪,上前问这位妇女:大姐,你怎么牵着毛驴而不起着毛驴赶路。妇女回答乾隆:大兄弟,我脚小,刚刚下来方便一下,就上不去毛驴了,请大兄弟扶我一把,我好骑上驴赶路。乾陵将妇女扶上毛驴,大学士纪晓岚当时就和乾隆皇帝说;皇上,您是九五之尊,一位农村妇非亲非故怎能让您去扶呢?有伤大雅,传出去您可就不好解释。当时有规矩,满汉男女授受不亲,乾隆就问纪晓岚怎么办,大学士纪晓岚就给乾隆出主意说,既然这样,皇上只能收这个村妇当妹妹或姐姐,才能对朝廷有解释。就这样乾隆皇帝当着随行的众人面收下村妇作妹妹了。后来这个村庄就改叫皇姑屯。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乾隆皇帝来到科尔沁草原,却是真实的。当年他也效仿康熙皇帝挑选了几位皇子随驾。这些虽然在史书没有查找到准确的记载,但是乾隆皇帝带领皇子巡行科尔沁草原,是因为他良苦用心。从乾隆皇帝的两首诗中可以看出来他的良苦用心。

    五律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嗣微彤营著,绵泽砺山申。设候严宣沓,清尘奉狞巡。敬诚甚爱处,未忍视如宾。

    我们在表面看是赞美满蒙联姻,实际蕴藏着玄机。他的另一首诗示七弟及诸皇子汝曹读书久,滋命随时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