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这个皇帝不太坏 >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59章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59章

作者:青鸟的麦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这个皇帝不太坏 !

    几人手忙脚乱地把青年抬上牛车,可怜兮兮地问那个士兵,:“军爷,能不能让你们的军医给这后生看看呀,年轻人第一次跟着出来换粮食,没见过这种大场面,不经吓,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跟他父母交待呀。”说完又大哭起来。

    小兵被他们哭得烦了,把攅在手里的虎皮一放,皱着眉头跳下牛车,向站着的将军汇报:“将军,箱内没发现藏人,让他们过去吧,出了人命就不好了。”

    黑甲将军点了点头,看着那辆牛车缓缓驶过。

    风雪越来越大,来路上再也不见一个人影,黑甲将军看了眼皮肤皴裂,黝黑粗糙的小兵,突然想到了什么,疯了一样骑上战马,向牛车方向奔去,小兵们不知所以,看到将军追了出去,忙留下两人守着,其余的拿起长刀,撒开脚丫子也追了出去。

    一口气追出了五里地,看到牛车的车轮印直达后秦边关风去关,然后消失不见。黑甲将军抽出鞭子狠狠在在自己胳膊上抽了几下,咬牙说:“我怎么这么笨呢,那个青年皮肤白皙,根本不是什么猎户,我要误大事了,快快回营,禀告骠骑将军。”

    边城,骠骑将军魏经纶听完黑甲将军的禀报后,大惊失色,按下属的描述牛车上青年的样子,他忽然想起一个人,那个用箭把紫色苜蓿花射到陶相肩头上的少年,他也是后来才知道,那是后秦皇帝耶律基。

    “这小皇帝疯了,不怕再挨揍吗?魏经纶喃喃道。

    “将军,以后陶相在他手里,陛下恐怕会投鼠忌器。”

    “快,备笔墨,备快马,我要禀报陛下。”魏经纶急急吩咐道。

    陶疏桐再次醒来时,已在后秦的皇宫了。他没动,只是睁开眼睛望了望,靠窗边的桌子旁,坐了个人,肩膀宽厚,全身罩着一层冰霜。

    好像心意相通似地,他猛地转过身,对上了陶疏桐的目光,周身的气息一下子变得柔和起来,他走过来,轻轻地坐到床边,笑着问:“你醒了?”

    陶疏桐看了他一眼,别过头去,没吭声。

    “还记得那个破庙吗?还记得那个下着薄雪的午后吗?我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你,坐在窗前,映着梅花,就那么牢牢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每到下雪的日子,我都特别想你,北国的雪太多了,总也下不完。”

    耶律基叹了口气,轻轻握住了陶疏桐的一只手,用力抽了抽,反而被握地更紧,陶疏桐便不动了,好像睡着了一样。

    “我为什么要像个思春的姑娘一样对着雪伤春悲秋?我要得到你,我要为你空置后宫,我要为你荡平天下,我要与你一起,携手俯瞰这壮美山河。所以,大年夜,我就出发了,在你家附近整整守了半个月,才等到机会,对不起,一路上寒天雪地,让你受苦了。”

    陶疏桐睁开了眼睛,他看到耶律基脸上的清冷被潮红取代,这是认识他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个人如此失态,讲了如此多的话。他盯着耶律基片刻,坐了起来,很认真地看着他,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很好,但是你来晚了。”

    耶律基怔怔地看着那双平静的眼睛,里面有一点点歉意,一点点感动,唯独没有一点点的他希望的那种东西。

    一瞬间的狂燥后,他慢慢地平静下来,急什么,有的是时间呢。他收回了自己的手,笑着说:“走,我领你去个地方,保准你喜欢!”

    耶律基站起来,在两块地砖上跺了跺脚,一个暗门在墙上打开,拉着陶疏桐的手,走了进来。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梯,面前是一堵天然石墙,耶律基伸出手,在墙上的一块突起的咒印上按了按,石墙缓缓裂开,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山谷。

    谷顶有雪,谷低流水,这是个奇特的存在。

    越往里走,水流声越是欢快,溪两边竟然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到了,你看上面”耶律基抬起手,指着山谷远处的一个凹处,那里白气缭绕,树绿如春,陶疏桐脱口而出:“温泉?”

    “是,陶相,以后你就先住在这里,知道你爱种菜,瞧,我都给你准备好了。”耶律基献宝似地指了指温泉旁边不远的一块空地,空地边上有两间小木屋,看样子是刚修葺了一番。

    陶疏桐走了过去,看到小屋里面收拾地整整齐齐地,窗前还特别移栽了一株红梅,千朵百朵,争相怒放。

    “陛下既然想要我在这里做个农夫,那我便做好就是,外头朝堂上事情千头万绪,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陶疏桐朝耶律基行了个礼,提起一把锄头便在空地上锄起来,像一个见了土地便忍不住劳作的农人,自然又洒脱。

    耶律基呆在一边看了一会,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大楚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就这么一撸袖子心无旁袤地真锄起了地。

    “陶相,你早点休息,明天我再来看你。”

    陶疏桐没抬头,也没吭声,只是专心锄着地。

    直到听到石墙开裂声,陶疏桐才停下来,抬头望着天,喃喃地说:“他,不知道要急成什么样子了?”

    宋炔确实急得不成样子了,‘鸽哨‘好像哑了一样,一点消息也探查不到,在第三次温了参汤后,黄怡小心地又端了上来。

    “陛下,办法也要吃饱饭才能想出来,若陶相在,他也会这样劝您的。”黄怡跪在地上,就差没磕头了。

    宋炔看了他一眼,接过参汤,强行灌进了胃里,但罢工几天的胃不是一盅参汤就能摆平的,一阵抽搐,参汤又原汁原味地吐了出来。

    黄怡一边帮着皇帝换衣服,一边小声地抽泣。

    “黄怡呀,你说陶相现在在哪呀,他吃得上饭吗?受折磨了吗?都怪我,给他树的敌太多了,后燕梅关之败、后秦黑河之败、国内利益受损的豪强、看不惯新法的守旧势力,落在任何一方手里,都不会得到优待的。”

    “不会的陛下,陶相吉人自有天相,他会平安归来的。”黄怡走情不走心地安慰道。

    “怪我,我为什么这么大意,只安排了两个暗卫,陶相,一心为国,一心为朕,身为一品大员,却还住着那么个小院子。”宋炔也不管新换的衣服,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水滚落,瞪着屋顶,再也说不下去。

    “陛下不要自责,陶相志不在高墙大院,他对小院的感情有多深,陛下还不知道吗?”

    一个内侍小跑着进来,手里拿着一封边关急报。

    黄怡急步走过去,接过一看,是东北边军统领魏经纶的加急奏报,他忙双手递给宋炔。

    宋炔擦了擦眼睛,兴致缺缺地打开了信,在看了几行后,两只乌黑的眼珠死死地盯着信纸,拿信的手剧烈地颤抖。他猛地跳了起来,却两眼发黑地又重新倒在地上。

    “黄怡,快,去拿参汤,备好食物、快马,我要去边关。”宋炔边吩咐边把信纸紧紧地按在胸前。

    第50章疑惑

    狂风、残雪、马蹄声急。

    一行百骑,双马交替,四日后出现在风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