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这个皇帝不太坏 >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49章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49章

作者:青鸟的麦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这个皇帝不太坏 !

    第42章小太子

    这位香附子道长很是奇特,明明是个天马行空的主,装起正经来却也是唬人的很。

    宋炔看到他面前的小筐里放着些花椒和芨芨菜,想到刚才他嘴里嚼地便是此二物了。能亲身试药,看起来也是个痴迷药道的高人。便拱手道“道长亲尝毒草,让人敬佩。”

    香附子看二人举止高远,神态不俗,便放下手中的杯子,细细地打量起来当看到宋炔额眉的时候,微微惊讶,面露凄然。

    宋炔奇道:“道长怎么了?

    “公子随心而来,遇到贫道,也是有缘之人,罢了,我就泄露一点玄机,也许能帮公子一二。”

    宋炔和陶疏桐对视了一眼,皆是一惊。便听到香附子悠悠地说了一句话。”太子成为太子,此太子非汝之太子。仙童玩劣,务必当真。否则,祸及父母也“

    宋炔听得云里雾里,待要再细问一下,却见香附子淡然起身,向他施了个礼,说道“贫道要云山中采药了,还请二位在此休息,观中所有,皆可取用。”

    说罢便背起小筐,扬长而去。

    陶疏桐拉起呆立的宋炔,走进了观里,见里边供奉的是三清道人的石像。忙恭恭敬敬地跪地磕了三个头,又上了三柱香。

    在回去的路上,看宋炔还有点恍惚,陶疏桐便柔声劝道“看那道人香附子,举止不羁,也许是狂放之语,陛下不可过于思虑。”

    宋炔转头看到他担忧的目光,点了点头,朝他安慰地笑了笑。

    庆历七年的春节一过,皇帝便收到了谢铭的请辞折子,因年老体衰,无力再任宰相之职,请陛下怜惜老臣,归政于已出孝期的陶疏桐。

    宋炔爽快的批了谢铭的折子。陶疏桐重新穿上了紫衣官袍,恢复相位兼枢密中丞,又一次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刚一复任,陶疏桐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巡视。他从春寒料峭的上京出发,一路向北,远至与燕接界的古长城,与秦接界的穿草原而过的黑龙河。他签署调令,命卫方出任西南区总令,以镇北将军的名义镇守西北;魏经纶出任西北区总令,以骠骑将军的名义镇守西北;调年纪稍大的烈英至西南;东南区则由熟悉水战的上将军沙里河坐镇。

    他要求伍长以上的将官不但必须熟记所驻地区的地形,还要对邻国的地形了然于胸。对于更高级的直接指挥作战的将军,这位年轻的军事最高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驻地区前后五城有几座高山,几座峡谷,几座山丘,几条河流,山有多高,谷有多深,丘有多长,河有多宽,吹过的风在四季有什么特点,下过的大雨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方。

    他淡定的站在军事地图前,坚定地目光看着帐下的将官们,“人为兵,可用其气;风为兵,可用其狂;山川为兵,可吞日月;以人为主,自然之势为辅,可无往而不胜也。

    帐内几十名将官听得醍醐灌顶,视陶疏桐如神明。

    对这位平和儒雅的陶大人,魏经纶很是欣赏,冷冰冰的脸上终于有了其他种表情。

    在一个刚露出朝阳半边脸的清晨,魏经纶陪着陶疏桐打马来到了黑龙河,河两岸的牧草刚钻出地面,远看上去像一片柔柔的嫩绿色锦毯,陶疏桐顺着河岸跑了一圈后,突然掉转马头,趟过汪澈的河水,走向了对岸,打马狂奔了良久,直到看到不远处星星点点的毡包,陶疏桐停了下来,问旁边的魏经纶“魏将军,可估算得出我们跑出了多少里?”

    “约两百里”。

    “好,告诉众兵士,明天起在我们所属的河岸边植树,间距不必过大,行距要大。”

    “大人,这是一个大工程,不知大人何意?”

    “军备司的王陵大人,已经把火炮的攻击里程提高到了三百步。”

    魏经纶略一沉吟,便了然道

    “大人好布局,树木遮挡了后秦骑兵的视线,又可抵御对方射来的箭,我大楚兵士可躲在树后安心发炮了。曾听师傅说过,先帝时楚秦最惨烈的一战便是,当后秦骑兵来到我火炮达到的攻击范围五十里时,还未等我方发炮,敌方的箭便射进了我炮兵的胸膛。大楚的火炮能对付了造反的藩军,能对付了起义的山贼,却对付不了骁悍的骑兵。这是师傅最引以为憾事的一战。此后虽然远避江湖,却终是抑郁在胸,经年无法排解。”

    “做好准备,为你师傅,为大楚过往的耻辱,赢下这一战。”

    马上的年轻人明明那么文弱,却在淡金色的阳光里,充满了让人安心的力量。魏经纶眯着眼看着陶疏桐,第一次觉得,这个比自己瘦弱的人,却要比自己强大许多。

    回营后,魏经纶便依令吩咐下去,当第二天清晨的时候,一捆捆胡扬树苗便被摆在了黑龙河漫长的河岸线上。

    当第一排小树苗在风中亭亭而立时,对岸出现了一大队后秦骑兵。

    正在岸边巡视的陶疏桐听到传报后便来到了岸边,他停住,抬眼向对岸望去,见对岸有一百多人,衣甲鲜明,一看就不是边关驻守的军队,中间一白色战马上,一长身玉立的少年着银色盔甲,面色清冷严峻。

    在看到那个身影出现在对岸时,少年清冷的双眸暖了暖,翻身下马,从地上草丛里采了一朵紫色的苜蓿花,弯弓搭箭,直向陶疏桐面门射来,与陶疏桐并马而立的魏经纶大吃一惊,急忙伸出手,生生夹住了擦着陶疏桐肩膀的箭,一支紫色的花正好挂在陶疏桐的肩角,迎风轻摇。

    看着那支清丽的花儿映着那清俊的侧颜,有种说不出的蛊惑与风情。对岸的少年吹了个口哨,掉转马头,潇洒而去。

    魏经纶眨了眨眼睛,心里暗暗诽谤道

    “难道四平八稳的陶大人,就这么华丽丽地被调戏了?”

    而四平八稳的陶大人,面不改色,四平八稳地该干什么又干什么去了。

    第二天,陶疏桐便走上了去东南边区的路。

    这是个难得的清朗有风的好天气,宋炔看着面前一个巨大的火凤风筝,得意地吩咐黄怡道,“去,送给远阳,让她带着弟弟放风筝玩去。”黄怡东颠颠地去了。

    相比不是那么猛烈的风,这只庞大的火凤风筝便显得笨拙无比,它一会挂在树上,一会落在地上,而现在,它竟直直地落在一个陡急的假山上,急得远阳公主眼泪吧嗒吧嗒掉个不停。

    弟弟宋宸走了过来,伸出小手,替姐姐边擦眼泪边很男子汉地说:“姐姐莫哭,待弟弟去给你取下来。”说完便蹬着两条小腿,飞快地跑上了假山,一小会,便看到小男孩一手举着那只火凤,一手高兴地摇着,口里高兴地不知道在喊着什么。

    一阵狂风吹来,远阳突然感到一阵揪心的疼痛,她吃力地抬头想喊她的弟弟要小心,却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直直落下,跌到坚硬的尖石上。她觉得一阵铺天盖地的鲜红向自己压来,眼睛一黑,直挺挺的向后仰去。

    当两天后远阳公主醒来的时候,她看到了她的弟弟,穿着一身整整齐齐的太子礼服,被父皇抱在怀中,脸色青白胡茬乱生的父皇坐在自己床前,静静地看着弟弟,神色是一如既往的宠溺。

    远阳坐了起来,摸到弟弟冰冷的小手,眼泪汹涌而下,她的弟弟,那个聪明玩皮的弟弟,再也不会伸出那胖胖的小手,替她擦干脸上的泪,那个每年春天替自己捡风筝的小男孩,再也没有了。

    远阳公主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从此,她再没放过一次风筝,再没再开口说一句话,再没穿过一件红色的衣服。

    帝后的矛盾达到了冰点,皇后虽悲痛欲绝,但她想让儿子早早地入土为安,看到宋炔疯了一样抱起太子,两天两夜没撒手,皇后觉得简直不可理喻。宋炔积攒已久的对皇后任由且鼓励太子攀爬假山的行为的怨怼达到沸腾的顶点,他全身颤抖地指着皇后,骂出了平生第一句话

    “你这个狠心恶毒的女人。”

    朝中重臣一边倒地偏向了皇后,声泪涕下地劝谏皇帝放下太子,早早按礼入土为安才好。悲痛到疯狂的宋炔充耳不闻,直到卫仲远前来,才好歹说服宋炔把太子放进了冰棺,却再也说服不了他同意太子下葬。

    宋炔就坐在冰冷的地上,倚着冰棺,痴痴地看着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