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这个皇帝不太坏 >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18章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18章

作者:青鸟的麦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这个皇帝不太坏 !

    陶疏桐心下一跳,快步走向马车,拱手便要行礼,车内传来一声甚是愉悦的声音“出门在外,不用多礼,爱卿快上车,我们一起去赏灯。”待陶疏桐跨进马车,看到宋炔头束玉冠,一身月白色锦袍,正笑意盈盈地看着他。陶疏桐第一次与宋炔同乘马车,觉得那明月般的人物坐在自己不过咫尺的地方,感觉像是天上的太阳落在了自己身边,全身被烤得热气腾腾。

    待下得马车,陶疏桐回头不见了一直跟着的黄怡,忙看向宋炔,宋炔轻声道“他就在不远处,跟暗卫一起护驾”。

    说罢便拉起陶疏桐的手,穿过拥挤的人流,向着一树花灯走去,这个花灯擂台很特别,摆擂者是个面容清铄的老者,而最高奖品是一套看起来很考究的文房四宝。人不多,老者也不吆喝,一幅有缘就来的样子。

    宋炔拉着陶疏桐来到花灯树下,偏头看着陶疏桐,很认真地说,“我要为卿赢得那套文房四宝”。

    说完便从最高处摘下一个灯笼,看向谜面,上写道“桁”,盯着这个字瞧了一会,向老者爽朗一笑“老人家,这个字的谜底应是‘行将就木’之意。”

    老者笑了笑,“小公子好聪慧,这套文房四宝,是祖上传下来的,据说是前朝某位宰相用过的,小老儿行将就木,今天就把他交给有缘人了。”说罢也不拖拉,包起那套文房四宝便递给了宋炔,宋炔接过,放到陶疏桐手中,看着他,眸中星光璀璨。

    陶疏桐抬眼看着宋炔,嘴角上扬,轻声说道“谢谢”。

    两人又上前走去,不一会竟被拥挤的人群分散开来,宋炔一回头不见了陶疏桐,急忙转回身顺着原路找回去,猛一抬头,就看到陶疏桐站在那一树花灯下,脸上挂着笑,风吹起他的衣角,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宋炔叹道“陶兄怎么不见一点着急?”

    陶疏桐悠悠答道“我知道你一定会找过来,我只需原地等待就好。”

    温柔的风吹过来,宋炔深深地看着他,轻轻地执起了他的手,一晚上再也没松开。

    苏幕白也游荡在灯光流影的上京街头,他和四五要好的酒友喝够了酒后便一起观灯猜谜,哪里热闹往哪里钻,待看到上京最大的绸缎庄摆的大擂头后,他雄心勃勃地走上前去,擂台上的花灯没剩几个了,对应的奖品也是越来越吸引人,围着的才子佳人眉头轻皱,都还在不甘心地思索着谜底。

    苏幕白上前扯过一个灯笼一看,上写一行诗“可怜王孙泣路隅”,张口便答道:“道旁若李”,老板伸出拇指,向苏幕白夸道“公子好才华”。

    苏幕白也不答话,继续扯下余下的灯笼,全部把谜底一口喊出,酒友们高声叫好,大喊着,“快,把最高的那个拿下来,让苏兄瞧瞧。”

    老板刚拿了个竹杆去够,一个红色的影子飞掠而过,如燕子点水,轻风拂花,一个鹞子翻身便落在了台上,一个姑娘俏生生地拿着最高处的洒笼,看了看上面的字,歪着头看向老板轻笑道“踏花归来蝶绕膝,这不说得是一味中药‘香附’吗?”

    老板连连点头,直夸姑娘聪明。跟苏幕白一起的酒友不干了,大声嚷嚷着小女子不懂先来后到,夺人所爱,这本是苏兄手到擒来的事,被小女子一脚掺乎了。

    姑娘也不争辩,看了一眼苏幕白,眼晴冲天,哼了一声,“酒鬼”,便拿了礼品,扬长而去。

    苏幕白看着那从天而降的姑娘,只觉得那声“酒鬼”好生熟悉。

    当又一年的桃花汛期如约而至,一道令宋炔心急如焚的奏折也快马急鞭地被送到了京城,黄河泛滥,济宁府三区十二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在皇帝的严令救灾下,工部,户部,礼部,枢密院,丞相府立刻忙地一片人仰马翻。翻着奏折,看到该拔的粮食衣服都运离出京,宋炔揉了揉眉头,沉声吩咐道

    “传旨明王,代朕巡视灾区,扶慰灾民。”

    “传旨御史中丞卫仲远,即刻起程赴济,全权协调救灾事宜”

    明王到达济宁府后,车驾风尘仆仆得直接驶到了灾民聚集的大校场,明王一脸灰尘,抱着啼哭不止的幼儿,站向高台,朗声道“洪水肆虐,天灾无情,济宁府二百万之众百姓无家可归,皇帝陛下在上京犹如火焚,已调派粮食布衣分批运来,今派本王前来,代天子抚慰子民,望大家不必惊慌,听从官府安排,大楚皇帝陛下在上京,斋戒焚香,和大家共渡难关。”

    百姓听完,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大楚万岁,陛下万岁”

    卫仲远前来,令济宁府乱糟糟无头苍蝇一般各行其事的官员立马冷静下来,卫仲远清明之剑的名号响遍大楚的每个角落,他说的话没来由地令众人信服和心安。

    卫仲远雷厉风行地把众官员根据职务分组,一组负责带领军队和府兵及壮丁沿河施救,一组负责安排组织大夫施救伤员,,一组负责组织疏通灾民,分发粮食衣服等物资,一组负责人员,钱粮等帐目造册,声音威严,不到一刻,喧嚣的济宁府便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苏幕白也跟随上司卫仲远来到了灾区,平时无处安放的侠义心肠在面对嗷嗷待哺的灾民时终于泛滥成灾,他不眠不休地穿梭在各个分组中间,传达协调各部的配合交接,几天下来,满身水泥点子,顶着两个黑眼圈,哪里还有半点上京那个诗酒洒脱的贵公子哥的影子。

    吃了半块干饼子,苏幕白起身向病护区走去,一个红色的影子在中间很是突兀,苏幕白走上前去,红色影子抬起头来瞅了他片刻,抬高下巴,哂道“醉鬼不醉酒时,长得还像个人样子”。

    苏幕白脑袋白光一闪,忽然想起什么事来,手指着红衣姑娘“你,就是你打落了我的腊肉,抢走了我的字谜,你这个嚣张跋扈的女子,你怎么在这里?”

    红衣姑娘哼了一声,“你脸上那双眼睛是用来吃饭的吗,我在这里干什么,自己不会看呀”。

    苏幕白看他背着药箱,给病人扎针手法娴熟,原来是个大夫。想着这姑娘虽然泼辣,但却有颗侠义心肠,本身又是洒脱之人,心下对姑娘的不满便烟消云散,拱手道“姑娘辛苦了。”

    红衣姑娘哼了一声,转身继续忙去了。

    一个月下来,苏幕白忙,姑娘也忙,但再见面时都会向对方微微一笑,姑娘忙得错过饭点时,苏幕白会悄悄的把自己的吃食留给姑娘。

    当救灾所有事宜都走上正轨后,苏幕白要回上京了,他想去找姑娘告别一下,却再也没看见那个红色身影,不禁怅然若失。

    第16章暗流汹涌

    当皇朝在巨大的水灾面前刚喘过一口气来的时候,另一件人祸又摆在了宋炔面前。

    事情还得从卫仲远下朝回家的路上说起,在穿过集市的时候,卫仲远的牛车被一对衣衫褴褛的母子拦了下来,年迈的母亲只来的及将一封血书交给卫仲远,便昏死过去,卫仲远忙下车和那个儿子一起,把老妪扶上牛车,拉回了家中,请大夫来诊治,却是饿的。

    卫仲远叹了口气,拿着血书,便来到了皇帝的南书房。

    神情严肃的皇帝拿着血书,面色铁青,泣然道“我大楚百姓生活竟至于此吗?”卫仲远黯然不语,良久,从怀中掏出一个黄绿的饼子,递给皇帝,“陛下请用”,宋炔咬了一口,苦涩难咽。

    卫仲远在一边道“陛下连一口也咽不下去的饼子,是由谷糠和野草混制而成,西南的农民以此为主食呢。”宋炔皱眉道“何至于此?”

    卫仲远跪下,正色道“陛下,自我大楚立国以来,对马放南山的功臣封赏千里沃野,对各个成年的王爷以一城之地封赏,并不限制他们购买土地,是以公候之地越滚越大,平民百姓在赋税过重的情况下,不得已出售土地,立身之地越来越小,近几年在朝各官员也纷纷效仿,大肆收购土地,更出现了大量强买的情况,血书之人便是被强买土地的苦主。陛下,再如此纵容下去,流民无土地可依,无技艺傍身,一无所有时会聚众生乱的。”

    宋炔沉声道“卫爱卿所讲,朕明白,只是先帝在时曾有过一次土地改革,遭遇了不可想象的阻力,无功而返,更使事态越加严重啊”。

    “陛下,平静的河流下暗涛汹涌,而现在行驶在河上的,是陛下驾驶的船,暗涛掀起的巨浪,吞没的是将是陛下的,先帝的船,已经过去了”。卫仲远目光炯炯,直视皇帝。

    “让朕考虑一下。”

    但暗涛很快浮出了水面,三天后,兵部便接到了西南流民起义的折子,陶疏桐立即调骠骑将军卫方,率禁军十万,前去剿匪。

    流民占山为王,凭的全是满身的怨气和蛮气,在有长期对外敌实战经验的卫方面前,不堪一击。在火炮的轰击和温和的招安中,这场由流民发起的战争不到一个月便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