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 这个皇帝不太坏 >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17章

这个皇帝不太坏_第17章

作者:青鸟的麦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800小说网 www.800xs.la,最快更新这个皇帝不太坏 !

    看着吃过包子心满意足走远的年轻的皇帝,卫夫人说”皇帝陛下可真是个亲民的好皇帝呀。”

    “嗯,作为皇帝,这是个千年难得的实诚的聪明人呢”卫仲远吸了口烟,说道。

    上京的街道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年味在冷冷的空气中越来越浓,苏幕白手里左手提着两条鱼,右手提着一小陶罐酒,来到他的上司家里送年货来。苏幕白是父母老年得子,在长到八岁的时候,父母便相继去世,是叔父苏英把他一手带大,苏英性格洒脱,因职务变动经年在各地奔波,苏幕白便跟着叔父辗转各地,苏英对苏幕白完全放养,兴致来了还拉着侄子喝两杯,所以苏幕白便养成了纵酒高歌,洒脱不羁的个性。

    苏幕白一步跨进来的时候,卫仲远正眯着眼睛陶醉地在院子里吸着他那个大烟袋,

    “大人,吸烟伤心肺,您该戒烟了。”

    ”小子,先把你的酗酒戒了再来劝吧”

    苏幕白大大地翻了个白眼,举起手里的东西:

    “这可是我叔父好不容易得来送给我的两条松江鲈鱼,我没舍得吃,巴巴地就给您老人家送来了。”

    “来,把鱼炖上,把酒温上,咱们喝一杯”,卫夫人笑眯眯地过来,拿着鲈鱼进了厨房。

    卫仲远虽严厉但不教条,对手下的年轻人,只要做好本份事,于公于国无害,其他的一贯对他们纵容得很,纵情山水,醉酒高歌,只是个人爱好,就像自己好烟一样,稀松平常的很。他对苏幕白很是欣赏,眼界开阔,胆大心细,潇洒不羁,不畏权贵,是自己年轻时想做却达不到的样子。

    两人推杯换盏,喝了大半日,至日落西山,苏幕白才拍拍衣服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告辞,卫仲远起身回屋拿出十十斤腊肉,塞到苏幕白手里“这个,带给你叔父。”苏幕白也不推辞,提了腊肉便出了门。

    正在街上摇摇晃晃着向前挪动时,一匹快马从身边急驰掠过,他被闪地身形一歪,手中的腊肉便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他抬起头,大声喊道“是谁如此大胆,当街纵马?”

    马上红衣女子回眸瞅了他一眼,啐了一口,回道“醉鬼”,抬手扬鞭,绝尘而去。

    苏幕白边弯腰费劲地拾起那一大块腊肉,一边嘟囔道“让我查出你是谁,非参你一本不可”。

    回到家里,看到大厅里推放着一小堆未曾拆开的礼品,便向叔父问道“咦,这是谁家送来的?”

    “你姐夫昨天刚刚调任到上京,这是你阿姐遣人送来的。”

    阿姐比苏幕白大了十八岁,父母离世时,阿姐已经出嫁了,嫁的是淮阴张府的嫡长子张鹏,为继室。

    叔侄俩忙又合计着怎么回礼。

    第二天苏幕白去拜见姐姐姐夫时,在路过花厅的时候,恍然看见一个红影子一闪而过。

    除夕夜,皇帝皇后在太和殿设家晏,与皇子皇女及各亲王一起守岁。子时快到的时候,黄怡上前请旨道”陛下,要赐给各府的菜已经妥当,是否现在开始赐菜?”皇帝点了点头。黄怡朝外殿招了招手,等候在殿外的御膳房总管便弯腰走了进来,高唱菜名,每唱一个,皇帝便指定此菜赏赐给哪位大人,由四位大内侍卫护送着送去各大人府上,各位大人每到此时皆翘首以盼,与赏赐的年货不同,赐菜的轻重直接反应了臣子在皇帝那里的受宠程度。

    “第一道:五彩驼峰”

    “赐宰相吕少英”,百官之首,当食驼峰,恰如其分。

    “第二道:金蟾玉鲍”

    “赐太师谢铭”

    “第三道:香炙鹿脯”

    “赐御史中丞卫仲远。”

    “第四道:沙舟踏翠”

    “赐工部崔衡”

    “第五道:百花鸭舌”

    “赐礼部梅楠”

    “第六道:踏雪寻梅”

    “赐兵部尚书陶疏桐”

    陆陆续续地赐完了二十几道菜,皇帝看起来有点乏,站起来,扶着黄怡的手走了出去,皇后忙端起酒杯,仪态万方的引导宴会继续进行下去。

    第15章上元佳节

    宋炔看着合宫上下的玉树银花,心头突然跳出一个身影,此刻,他在干什么?他独自一人,孤单吗?一个念头突然涌上来,想去陪着他,陪着他一起守岁,而他的双脚早于他的大脑,迈了出去。

    宋炔急急地打马向小院飞奔而去,身后的黄怡看着皇帝许久不见的匆忙,暗道皇帝陛下怎么看着像情窦初开的少年郎,去赴一个心上人的约会一样,不禁一愣,伸手轻轻扇了自己嘴上一小巴掌,暗怪自己怎么会有这种龌龊的心思。

    陶疏桐喝醉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桌子上只有一壶酒,是梨花白,只有一道菜,是那道踏雪寻梅。

    宋炔忙和黄怡一起把陶疏桐抬上了床,吩咐黄怡去烧水,自己俯下身子,轻轻地把他的靴子脱了下来。看着那微乱的头发下面色红润的陶疏桐,宋炔竟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了好久,直到黄怡端着热水进来,轻轻叫了声“陛下?”,这才回过神来,接过水盆,沉声道,“你下去吧”。

    宋炔仔细地擦着陶疏桐的脸,然后脖子,继续向下,他触到了一个东西,仔细一看,是他送给陶疏桐的那块淡青色的玉佩,还带着温热的体温,看得出玉佩的主人是多么地珍视,宋炔心中涌动着巨大的满足感,有了心上人又怎样,自己在他心里还是无可替代。他又用毛巾把脚也擦了擦,轻轻地为陶疏桐盖上被子。然后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陶疏桐醒来的时候,看到自己干干净净地躺在被子里,怎么也想不起喝醉后趴在桌子上的自己是怎么梦游般捯饬地如此清爽,并躺上床的。他记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梦见宋炔站在床前,温柔地注视着自己,还轻轻地给自己盖上了被子。

    “怎么可能呢,我简直要走火入魔了。”陶疏桐苦笑道。

    正月十五的时候,上京街头花灯如织,树上挂着,门前挂着,就连大户人家门口的石狮子上也被挂上了两个憨态可掬的狮子灯笼,各大商铺为了笼络人气,纷纷摆下擂台,提供丰盛的奖品,举行猜谜语拆灯笼大赛。

    陶疏桐正在忧虑着到底去还是不去,作为军事改革的筹谋者和实权拥有者,他龚敏谨慎,不与其他任何大臣有过私交,所以严格说来,他在京城没有一个可以一道出游的朋友,游灯猜谜,一个人又觉得索然无味。

    正在踌躇间,忽听到黄怡一声“陶大人?”抬头一看,见黄怡立在一精致马车旁边,笑着向自己行礼,并摆了一个车上请的姿势。